蓝诗玲(Julia Lovell)是英国汉学界知名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家,曾成功地将鲁迅、张爱玲等中国作家送入西方文艺界门槛甚高的“企鹅经典”。她的翻译观内涵丰富,值得我们去辨析和取法。蓝诗玲关注翻译文学的内外部生态环境。她对中国文学在英美文化多元系统中的地位以及译入语文化意识形态、诗学观念和赞助人的认识,影响着她的文本选择和翻译策略。蓝诗玲洞悉翻译之“忠实性再创造”的本质,重视语言差异和文体考量,关注文化差异和读者接受。
文化误读是不同文化发生碰撞的必然过程,需要辩证对待。世界文化并不是彼此隔绝孤立,也不是完全融为一体,而是保持着、发展着各自特点并有机融合。我们需要站在文明互鉴与文化共兴的高度来正视跨文化误读,重新思考人类性及世界性的共通意识和共同问题,让“中国特色”进一步拥有“世界性”,在多元文化互动中获得新的发展动力。
穆旦(1918—1977),本名查良铮,生于天津,祖上为浙江海宁望族,1932年入南开高中后开始写新诗,1935年9月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37年10月,抗战爆发后随校南迁,在西南联大继续学业(除主修英语文学,还选修了俄语),1940年毕业后留校,1942年加入中国远征军,任随军翻译,赴缅甸对日作战。1945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探险队》,1947年自印诗集《穆旦诗集》,1948年出版诗集《旗》。1949年初随联合国粮农组织赴泰国,同年8月赴美,在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攻读英美及俄罗斯文学。
本文通过评述海外汉学家尤其是葛兰言和刘家槐对中国古代逻辑的看法,从逻辑与文化的视角讨论古代中国逻辑的特殊性,在中西方文化互动的大背景下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期望对中国逻辑的研究提供一些启示。
美国当代著名汉学家史景迁曾说“每个人都以不同的方式向另一个世界伸出触角,每个人对那个世界都有不同看法,但是他们都一致称此世界为中国。既有许多带有优越感或是轻慢意味的文字;同时也有许多充满尊敬、热情、敬畏的文字。从两组文字中,读者均可追溯文化与历史的根源”。历史上中国文化与域外文明的交流、碰撞与会通,也正是其他国家、民族从不同渠道认识中国、研究中国和理解中国的过程。
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