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福如何走红网络?刘慈欣作品的德语编辑说了什么?AI在出版中的应用前景在哪?丨故事驱动大会
今天是2019故事驱动大会的第二天,来自不同国家的8位特邀嘉宾在“跨文化讲故事”“聚焦科幻”“聚焦AI”三个主题下,与现场观众分享了全球“讲故事”的新玩法。
精彩回顾 文化的未来在哪里?一起走进故事驱动DAY1
不在现场也能get精彩内容,国际君再次为大家用视频、图片和文字记录了今天的故事驱动大会。
跨文化讲故事
阿福的故事:如何成为中国自媒体网红?
阿福
中国自媒体网红、德国作家
阿福从小生活在一个安逸的德国小镇,但他常常思考,现在的生活真的是我的一切吗?“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阿福离开了自己的舒适区,高中时只身来到北京,认识了很多朋友,了解到中国文化。他发现即使语言不通也可以通过肢体语言交流,并接触到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我看到了一个更大的世界,也有了更大的梦想。”
后来,阿福学习了中文并再次来到中国,与一位上海姑娘结为夫妻。他们开始尝试通过短视频的方式展现两国文化的异同,阿福还在德国出版了一本名为《我的老虎爸爸》的书,介绍了自己在中国的生活。“视频点击量、图书销售量不仅是冰冷的数据,其背后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在当今这个数据时代,它们都是非常珍贵的记录,代表着他人对我们的认可。”在这个过程中阿福发现,文化交流并没有那么难,只要愿意沟通,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大家都没有对方想象的那么不一样。此外,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和民间大使,每个人的力量都能改变世界。
中文之变,极简和极繁
黄集伟
专栏作家,书评人
近十年来,中文的变化体现在“节俭”和“铺张”。黄集伟认为,无论是极简还是极繁,都是在表达中文使用者的文化性格。尽管中文仍旧是一种高语境的文字,不过在互联网和自媒体日新月异、高歌猛进的今天,含蓄、内敛、隐忍的中文文化性格已不再是唯一,在年轻一代的语文生活中,自谦、自抑之类已过于古板,属于他们的语言时尚是,就算是自嘲或自黑,也要花样百出,轰轰烈烈。
极简中文表现在这三个方面:新成语、单音字、表情包。极简中文中,流行语言的共识已基本完成。极繁中文表现在这三个方面:长句化、故事化、段子化。极繁中文是极简中文的镜像反转,在时间、注意力、关注度多重稀缺的今天,其实两者都是为了“快”。
信息是莫斯肯漩涡,人人都无法幸免。极简中文与极繁中文都是“即时满足文化”的耐心的记录者,也是“不耐烦文化”的呈现者。互联网时代既是“病”,也是“药”。
聚焦科幻
刘慈欣和科幻小说的终结
塞巴斯蒂安 · 皮尔灵
海纳出版社科幻及玄幻文学编辑
塞巴斯蒂安·皮尔灵分享了如何在海外市场推广中国图书的经验。为什么刘慈欣的作品能在海外推广?皮尔灵表示,在小说中揭露出人类在广袤宇宙中的渺小,是吸引海外读者的重要方面之一。
2015年,刘慈欣的《三体》获得雨果奖,随后又斩获很多国外大奖,皮尔灵和他的同事因此了解到了这本书,并意识它是一颗“新星”。他们联系到刘慈欣和出版社,并推出了该系列的德文版,之后也开始尝试在德国出版其他中国图书。在翻译《三体》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很多问题:第一是人物名字和昵称的翻译;第二是翻译中语言的表达方式;第三是作品中存在的中德文化差异。
刘慈欣的作品是他们出版中国图书的起点,但是并不会就此止步。皮尔灵希望未来可以挖掘更多中国作家的作品,让更多的德国读者了解中国作家和他们的作品。
当下中国科幻都在写什么
李兆欣
未来事务管理局合伙人、科幻评论家
李兆欣本次分享的主题为“高墙耸立,借力起飞”。他提到科幻是现在中国一个非常热门的领域,并且已经迫近现实。
科幻的根源是人类现代化的进程,由20世纪初期开始兴起。科幻立足于对可能性的讨论,摆脱对现实细节的纠缠。现代化进程中的典型人群有四种人:大男孩,第二性,抗拒者,被动者。而科幻的本质是现代神话,是建立人与技术的关系。
科幻是现实与艺术互为促进,中国科幻拥有我们自己的独特视野。从《科幻世界》到《三体》的诞生,从《流浪地球》对历史规律的验证,中国科幻开始意识到“我们”的价值。从市场来看,中国科幻图书出版量估计有一亿码洋,但有一半都属于刘慈欣的作品。中国科幻寻求突破之路还很长,需要为本土读者解决自身的焦虑感,创作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故事。
聚焦AI
从AI速读,到AI榜单,【谷臻小简】要做什么
走走
谷臻小简创始人、资深编辑兼作家
【谷臻小简】是一个基于人工智能浓缩提取技术的速读软件,能够提升阅读效率。针对“缩书是否不尊重作者”这一问题,走走认为,好的小说,点到为止。同时,社科类、经管类、金融类等图书中的观点往往都比较集中,其余内容都是大量的案例。她还指出,“世界是主观的,知识是客观的”。之前有些出版社请大学生完成缩书工作,学生会以自己的知识储备为基础来进行文本选择,这可能拉低该书的知识水平,人工智能则可以规避这个问题。而对于“为什么做这个事情”,走走表示,目前盛行的按照个人兴趣爱好进行荐书的算法,会使得人们的知识面越来越窄。“用有限的人生,获取无限的知识”是这个软件的理念。
此外,【谷臻小简】可以针对网络文学作品制作情节报告,为影视公司服务,帮助他们判定哪些网文作品适合改编成影视。该软件还选出了国内首个AI文学榜,一开始高居榜首的是莫言的《等待摩西》,最终统计结果却是陈楸帆的一篇名不见经传的短篇《出神状态》。而这部短篇实际上则是由作者与人工智能共同创作完成。
“人工在前,智能在后,人工智能现在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但未来会让更多人满意。”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出版中的应用
阿拉斯戴 ? 汉密尔顿
雷米人工智能公司创始人兼CEO
实际上没有一个模型能把人类的智慧体现出来。现在的人工智能只适用于某个领域,比如“深蓝”、“阿尔法狗”,他们在具体的任务中都可以做得很好,但如果换成其他活动,整个代码都需要重写。这说明目前人工智能有自身的局限性,还无法达到智能的普遍化,这也是它与人类智慧的区别。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是人工智能的一部分,在出版中主要应用在提取关键词、语义分析、文本概括、文本生成等方面。它可以帮助出版商了解销售周期,让他们知道要不要补货,什么时候补货是最优的?并运用情感分析技术处理网上的评论,帮助出版社更好地了解读者的需求。
Q: AI可以自己形成文字,如果它生成的用词人类看不懂,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
汉密尔顿:人工智能的奖惩模式是由人类来控制的,如果人类都不能理解了,那肯定要停止。
Q:AI如何理解人类的情感?
汉密尔顿:其实现在的AI就像小孩,当我们还是一个孩子时,我们可以很快理解父母的话吗?我想是很难的。所以AI需要我们人类的干预。我们先要提取出特征,然后通过建模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信息分发创造的社会价值 ---- 头条寻人如何利用AI互联网技术服务社会
曾华
今日头条运营总监
在谈到内容的生产和分发之间关系的演变时,曾华表示其演变是从都市报到个性化推荐。在内容与分发分离的时代,报社掌握内容生产,邮局负责分发。而到了内容与分发合一的时代,市场化报纸自办发行,掌握内容分发。2000年左右,网络技术推动内容生产,门户网站靠分发革命让资讯世界繁荣。在内容与分发双轨制时代,报社掌握内容生产和分发,互联网放大分发效果。在非中心分发时代,分发的方式则是个性化分发和社交分发。
曾华在谈到今日头条的内容分发机制时表示,每篇文章都会有不同的标签,今日头条的推荐系统会根据用户的个性化和地域化需求来推送相关标签下的内容。而后,地理位置推荐促使“头条寻人”出现,今日头条发现了寻找“痛点”的关键:第一,民政合作;第二,公安合作;第三,志愿者合作。最后,他认为是信息创造内容的价值。
5G时代的AI视频营销
田丰
阿里云研究院院长
首先,反经济周期产业是泛娱乐、教育和军工。其次,新商业基础设施是人工智能、区块链和5G。最后,内容营销是娱乐树、视频互联网。斯坦利曾说过:“娱乐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田丰以极链科技为例,讲述了“5G+AI+视频广告”的营销方式。未来,如何将视频和广告联系起来是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目前传统广告效率面临“三大挑战”:注意力迁移成本、内容与广告博弈和广告关联维度少。他对此提出两个建议,第一是AI场景广告:使用场景,品牌文化,受众人群,情感共鸣;第二是最佳黄金投放点:每个行业都能在每集影视剧中找到对应的点。最后,田丰认为未来知识和内容的分发也将成为人工智能的分发。
Selina
Jing
Selina2022
Selina2022
小何在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