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速递|海外汉学(中国学)近期出版新作

来源:中国文化译研网

作者:

2023-08-18

汉学(中国学)是外国人了解认识中国文化的一座桥梁,是漫长的中国历史文化和外国的历史文化碰撞之后派生出来的一种学问,是中国文化另一种形式的自然延续。

 

汉学(中国学)的思潮几经变换,不断发展。为学界以及读者更好地了解、认识世界汉学界的学术成果产出,多维度呈现海外汉学(中国学)研究图景,以“他者”之视角反观自身。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在世界汉学中心海外汉学数据库的资源支持下,特推出“海外汉学新书速递”栏目,以飨读者。

海外汉学著作(近期出版)

ec0301e9f716d103c1f8ef2ed11ae05d.jpg

书名:《禅宗研究的方法》

作者:魏雅博

出版社: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

书籍简介

《禅宗研究的方法:中国禅宗及其在东亚的传播》(Approaches to Chan, Sŏn, and Zen Studies: Chinese Chan Buddhism and Its Spread throughout East Asia)由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重点介绍中国禅宗及其在东亚的传播路径,重点探讨了其对韩国禅宗和日本禅宗产生和发展的影响。本书重点阐述了禅宗在指导整个东亚佛教哲学和实践的国际运动中所发挥的被忽视的作用。丰富的参考书目本身就是学者们的宝贵研究工具,借鉴了最新出版物和传统文本。贡献者通过利用被忽视或忽略的材料的方法,巧妙地挑战“禅宗研究固有的偏见”。其结果是对禅宗研究的更加丰富和复杂的看法,超越了关于禅宗研究的长期盛行的、简单化的假设。

作者简介

魏雅博(Albert Welter),现任亚利桑那大学东亚研究系教授和系主任。研究方向为中国佛教,尤其是晚唐(9世纪)到宋朝(10-13世纪)过渡阶段的佛教。另外,他的研究还涉及中国的佛教管理,中国的世俗主义观念及其对宗教信仰和实践的影响,以及佛教与新儒学和文人文化的互动。作为中国佛教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Welter教授特别致力于晚唐至宋代的佛教研究。他著有《临济录与禅正统的建构:禅宗语录的发展》(The Linji lu and the Creation of Chan Orthodoxy: The Development of Chans Records of Sayings Literature)、《宗镜录中永明延寿的禅概念:圣典中的一种特殊传播》(Yongming Yanshous Conception of Chan in the Zongjing lu: A Special Transmission within the Scriptures)、《僧人、统治者与文人:禅宗的政治优势》 (Monks, Rulers, and Literati: The Political Ascendancy of Chan Buddhism)等专著。

 

74d1aa591c21b0c4a3b93b59b04623f7.jpg

中文译名:《中国古代简史》

作者:夏含夷

出版社:布鲁姆斯伯里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

书籍简介

A Brief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由布鲁姆斯伯里出版社(Bloomsbury Academic)出版,中文名为《中国古代简史》。

 

本书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历史形式,对中国最早的历史的前两千年进行了多方位的叙述:从尧舜开始到秦朝结束。它分为五个主要部分,研究了主要朝代的政治变迁、地方国家的历史和关键人物的生活。对文本和视觉材料的分析,以及各种英语和非英语来源,夏含夷提供了详细的洞察当代宗教和哲学景观,政府和法律的做法。

作者简介

夏含夷(Edward Louis Shaughnessy),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讲座教授,著名汉学家,曾任著名汉学杂志《古代中国》(Early China)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西周及战国时期的文化史、古文字学、《易经》等。重要著作包括《西周史料:铜器铭文》《易经:马王堆帛书易经第一英文翻译》《温故知新录:商周文化史管见》《孔子之前:中国经典的创造研究》《古史异观》《重写中国古代文献》《兴与象:中国古代文化史论集》等。

 

20世纪初,中国国内产生了“古史辨”派的疑古运动,西方汉学也受到了影响,将研究重心放在了孔子之后的诸子百家的作品上,或对早期文献只作语言学的考察。而夏含夷认为,一方面,从同时代的青铜器铭文来看,当时中国已发展出相当成熟的书写文化;另一方面,能确认为西周创作的文献中也有关于“简书”“册”等的记录。他一反西方汉学的传统,把目光放到了中国早期文献上,相关研究成果在1990年代末汇为《孔子之前:中国经典诞生的研究》。

 

00c601b9e617f44bb11a6c28786ad3d9.jpg

中文译名:《事物的铭文》

作者:托马斯·凯利

出版社: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

书籍简介

The Inscription of Things Writing and Materiality in Early Modern China,中文名《事物的铭文:近代早期中国的书写与物质性》。

 

托马斯·凯利通过考察明末清初至清朝中叶的铭文,对中国文学与物质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新的阐述。他认为铭文的文学品质是如何与它们所承载的事物的视觉和物理属性相互作用的。凯利认为,铭文成为作家与写作的物质性和技术斗争的一种手段。面对深刻的社会动荡,从市场的动荡到王朝转型的暴力,作家们转向题词,反思他们对文字的投资和对文字的永久依赖。在近代早期中国的创作文化中,“物的铭文”使人们对文学与材料之间的联系有了新的认识。

/译者简介

托马斯·凯利,哈佛大学东亚系助理教授。

 

海外汉学著作

(近期国内翻译出版或再版)

 

3562f689e2b929465368c5c67215cfee.jpg

中文译名:《新官上任》

作者:山本英史

译者:魏郁欣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

书籍简介

《新官上任:清代地方官及其政治生态》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由科举过关的儒生精英们在获知即将独挑大梁、肩负知县重任的时候,往往会参照官箴书,这是因为上面记载了赴任必须注意的事项。部分知县之后会有自己的政务纪录,即公牍。本书利用官箴书和公牍等史料,尝试探讨赴任知县与任职地的老百姓及其他重要人士之间建立起了何种关系,或是他们必须建立起何种关系,通过对于其中的人际关系网络的描绘,理解知县在地方的处境及清代的地方统治如何通过知县来实现。

作者简介

山本英史,1950年生于日本滋贺县。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科学研究科博士,庆应义塾大学荣誉教授,现任南开大学讲座教授、日本东洋文库研究部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清史、中国近代社会史。著有《清代中国の地域支配》《郷役と溺女——近代中国郷村管理史研究》等,主编《中国近世法制史料読解ハンドブック》等。

 

cdd5c697c8ed2300466632a3c1ac93f1.jpg

中文译名:《忽必烈的猎豹》

作者:卜正民

译者:冯奕达

出版社:联经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7

书籍简介

原文书名:Great State: China and the World,中文名为《忽必烈的猎豹:八百年来的中国与世界》。

 

绘于1280年的《元世祖出猎图》,这幅画蕴含忽必烈希望世人如何观看他的涵义,不同于以往正襟危坐、死气沉沉的中国皇帝画像,忽必烈特地请人画了他在打猎的肖像,呈现出他威风的英姿和旺盛的统治企图心,而「大国」(great state)观亦自此成形,并深植中国。过去八百年来,中国与外界的关系纷乱不断。这段历史始于忽必烈建立大元国,派出麾下 #蒙古 大军征服中国,将中国与整个世界锁在一起,改变了整个亚洲的权力与服从规则。正如卜正民所强调,十三世纪蒙古占领中国一事,不仅彻底打乱中国的体质,其影响可说至今仍然能感受到。而扰动的关键,就在于蒙古人改变了中国人设想国家权力的方式。中国由此摇身一变,化为马可.波罗在游记中描绘的全球大国。中国的疆域大致在元朝立朝时确立,尽管此后朝代依然递嬗,但中国仍继承前朝掠夺之疆域至今日,并对「失土」虎视眈眈。卜正民以忽必烈的肖像画、伊儿汗国的青王妃、瘟疫、朝鲜马商、海盗、传教士、喇嘛乃至通敌者等十三个切入点,捕捉横跨七个世纪的十三个瞬间,重新建构出元到民国的大国图像,以及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历史互动。这是一段前所未闻的中国历史,也是一部以中国为轴心的世界史。

作者简介

卜正民(Timothy Brook),历任多伦多大学、斯坦福大学、英属哥伦亚大学历史系教授,兼圣约翰学院院长。著有《觊觎权力:佛教与晚期明士绅社会的形成》《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明清历史的地理资料》等书,编有《亚细亚生产方式在中国》《中国公民社会》《中国与历史资本主义》《鸦片政权》《民族行为:亚洲精英与民族身份认同》等著作。他著作丰富,学术视野广阔,擅长从见微知著、以小见大的角度,立足于全球史,以观察者的身份通过多重视角对历史细节进行鞭辟入里的分析,勾勒出长期为人所忽略的历史图景,尤其是别样的明代中国。

 

 c256e860cee726e5ea87a9fdd9d78f00.jpg

中文译名:《龙王之怒:1931年长江水灾》

作者:陈学仁

译者:耿金

出版社:光启书局

出版时间:2023

书籍简介

1931年,长江流域突发特大洪水,武汉三镇首当其冲,竟成一片汪洋。这场罕见的水灾对于反思中国灾害的历史、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独特而深远的意义。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场水灾却并不那么为人所知。

 

在武汉生活多年的英国历史学者陈学仁(Chris Courtney),从尘封的史料中挖掘了这场几乎被人遗忘的水灾,再现了江城武汉这座近代城市在水灾来袭下的历史众生相。

 

本书是一部以洪水为研究对象的环境史著作,具体描述了中国1931年长江洪水对江淮地区的影响。通过史料挖掘与铺陈,一方面解释了洪水对当地带来的生态和经济影响,另一方面讲述了人们对洪水的应对。本书试图以这场洪水为出发点,考察中国自古以来长江流域发生洪水的历史脉络、人与洪水关系的变化、人们对抗和引导洪水的活动,进而探究近代以来中国多发灾害的历史成因,回顾中国对灾害认知的不断加深,从而丰富对灾害历史研究的理解。

 

本书再现这场不应被遗忘的灾害,尤其提出“致灾机制”理念,指向更全面的灾害认知——构成灾害的,不仅仅是洪水等自然风险,还包括洪水前后人类的认知与应对;“致灾机制”不会消失,而是随时代变化而重新调整,如同龙王喜怒的交替再现。

作者简介

陈学仁(Chris Courtney),英国杜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在曼彻斯特大学获博士学位,在剑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等多所高校及机构进行学术访问,研究方向为中国环境史、城市史。

 

ed832d7c6832c852517907a76e168980.jpg


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中心由北京语言大学与青岛市政府合作共建,致力于借助双方优势,凝聚汉学家力量,服务国家战略。

 

世界汉学中心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为重要使命,致力于联络并激活遍布全球的汉学家,打造以汉学家为“思想源”的智库,建立世界各国汉学家和汉学机构间常态化交流机制,形成稳定学术交流模式,逐步建立完善的世界汉学与中国文学、出版、影视、艺术、文博等相关产业的对接机制。中心将通过数据库建设、学术出版、翻译服务、论坛会议、研习研修、智库咨询等方式促进世界范围内的汉学家交流和学术往来互动。

责任编辑:黄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