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翻译将是我终生的挑战。我已经用了8年时间,还在不断努力。《红楼梦》有三个英文译本,但还没有土耳其语译本,希望我能在有生之年完成这个目标。”7月4日举行的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分论坛上,80后土耳其汉学家、土耳其安卡拉哈兹巴伊拉姆大学教授吉来道出了自己的心愿。
土耳其著名翻译家、汉学家吉来教授受世界汉学中心邀请参加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并进行分论坛主旨发言。吉来教授于大会闭幕后正式入驻世界汉学中心开展联合学术研究,图为7月20日,吉来教授向世界汉学中心赠书,世界汉学家理事会召集人、世界汉学中心主任徐宝锋教授接受赠书。
7月3日至4日,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对话会主题为“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携手绘就现代化新图景”,多国政党政要、知名学者、文化名人、非政府组织代表和国内相关部门代表约400人参会,共促中外文化沟通、增进理解友谊合作。
不同文明应平等、交流、相互学习
今年3月,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揭示文明交流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指明人类社会新的合作前景,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后,新时代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表明了中方致力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诚愿望。
全球文明倡议强调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地处欧亚两大洲交界处的土耳其,历来是东西方文明交流汇聚的十字路口。志在翻译土耳其语版《红楼梦》的吉来是土耳其第六代汉学家。他在本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世界汉学家大会“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对话”分论坛介绍,自己所在的安卡拉大学汉学系,是德国汉学家艾伯华1935年在土耳其国父凯末尔亲自邀请下帮助建立的。
吉来2014年开始《孙子兵法》的首次土耳其语翻译工作。迄今为止,吉来翻译的《孙子兵法》在土耳其出版后已印刷23次,销量达40多万册,是土耳其的“超级畅销书”之一。他还翻译出版了《庄子》《鬼谷子》等中国古代经典,老舍的《猫城记》,以及《穆斯林的葬礼》《平凡的世界》等现当代经典作品。
由世界汉学中心邀请参会的著名汉学家马克林在开幕式上讲述了身为汉学家共同的心声,“身为汉学家,我们热爱中国和中国的优秀文化,我们愿意用我们的声音让世界了解真实而美好的中国。”
“中国文明非常伟大,悠久的历史中产生了丰富的文学、艺术和科技成果。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其他文明,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明,文明交流因此至关重要。”84岁的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荣誉教授、澳大利亚联邦人文学院院士马克林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在他看来,文明之间的平等、交流、相互学习以及多样性是全球文明倡议的重要内涵。当前,随着中国的影响力日益提升,外界需要增进对中国文明、文化和历史的了解,汉学是一座重要的桥梁。
技术进步促进文明交流合作
安德烈斯·贝略大学拉美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费尔南多·雷耶斯·马塔曾任智利驻华大使,在“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不同文明的现代化之路”分论坛聆听各国嘉宾发言后,他有感而发:“智能手机的出现完全改变了人与人、国与国、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方式,我们可以在世界的一端与另一端的人直接对话。数字文明使距离不再是一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哲学角度思考,新的文明和数字文明在21世纪到底意味着什么。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智利汉学家费尔南多·雷耶斯·马塔受世界汉学中心邀请参加世界汉学家大会并在分论坛发表主旨演讲,马塔是安德烈斯贝略大学拉美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智利外交官、记者、国际顾问、国际事务专栏作家,曾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要著作有《大流行病:对拉美的影 响及与中国的互动》《中国:创新与传统》《中拉关系:如何超越 2020 年?》 《智利 - 中国 40 年:未来带来了什么?》《小国家,大地图》。
全球文明倡议强调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马塔看来,当技术进步缩短人们的距离,带来巨大便利,世界各国就可以更好地聚焦于共同的价值和目标,例如应对越来越严峻的气候变化问题。
“我认为全球文明倡议意义十分重大。”西班牙前首相萨帕特罗在开幕式视频致辞中说,全人类本是同根同源的,命运休戚相关,也应当确信合作、对话、理解能使更多人远离痛苦,摆脱贫困,应对好气候变化。他同样提到了技术进步的重要性,“我们有能力创造人工智能,推动科技的显著进步。没有地球,人类将化为乌有。”
克莱恩斯欧洲环保协会(英国)北京代表处是主要研究环境法的非政府组织。代表处能源专家胡瓦介绍,他们与中国政府多部门展开紧密合作,在气候变化立法方面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努力。
胡瓦提到,在当前中国与欧洲的对话与合作中,应对气候变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中欧在应对塑料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工业绿化方面都进行了很多合作。欧洲也会在未来继续推动相关合作,发展中欧关系。
全球汉学家应共同推动汉学创新发展
马克林与中国的深厚渊源已有近一甲子。他与妻子在1964年首次来华在北外任教,他们的长子是在新中国出生的第一位澳大利亚公民。作为一位汉学家,马克林的研究领域涉及中国历史、艺术和少数民族,撰写和编辑了超过40部相关题材著作。
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汉学是融通中西重要的学术桥梁,汉学家是推动中华文化和世界各国文明互学互鉴的文化先导。让世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汉学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马克林在回答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提问时表示,当代中国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快速的现代化,但西方世界却似乎不愿接受这一现实,这是不明智的。为了让世界了解中国,古老的汉学也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因为如果想要了解当代的中国,也必须了解中国的历史。历史在当代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荣誉教授马克林(Colin Patrick Mackerras)在世界汉学家理事会大会以“中国与西方:长期比较与预测”为题发表主旨演讲。
汉学通常被定义为外国尤其是欧美国家学者研究和介绍中华文化的学问。汉学家们数百年来的努力促进了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也带动中外文化交流融合。墨西哥学院教授莉莉亚娜·阿索夫斯卡指出,当今的时代与数百年前已大不相同,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必须为汉学作出一定的贡献。
“正如马克林先生所说,汉学在给世界进一步介绍中国方面能起很大作用。首先要让世界了解中国,然后更要让世界正确地理解中国。有时候了解和理解两个概念是不一样的。”阿索夫斯卡表示,本次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的举办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让来自非洲、拉丁美洲、欧洲不同国家的汉学家共同参与,推动汉学在当代的创新和发展。
7月3日至4日,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成功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信。国家副主席韩正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大会由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主办,北京语言大学、中国国家版本馆承办,世界汉学中心、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提供全平台学术支持。
2025-01-02
2025-01-01
2024-12-31
202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