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联邦人文学院院士马克林:中国与西方的长期比较与预测

来源:中国文化译研网

作者:

2023-07-11

作为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的重要学术单元,世界汉学家理事会大会于6月29日在北京语言大学隆重召开。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荣誉教授马克林(Colin Patrick Mackerras)在大会开幕式学术主旨发言环节以“中国与西方:长期比较与预测”为题发表演说。


7cddde83ce5fb0c57081441625c9f7de.jpg


马克林教授上世纪60年代中期就曾来华教学与从事研究,撰写过多部研究中国的著作,向全世界介绍中国的历史与社会,以及在当代所发生的变迁,并因其杰出的成就获得由中国政府颁发的“友谊奖”和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基于世界文明史,马克林教授跳出“西方中心主义”,以立足全球、东西并论的姿态剖析了当代世界格局。在他眼中,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都是人类社会发展中过程中长期积累形成的优秀文明,而纵观文明从古典向现代的演进趋势,以及由其衍生出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分支,无不可以发现中华文明以其独特的智慧深嵌于世界体系之中。藉由此,马克林教授对于中国的复兴之路,多极世界的构建和文明互鉴进行远大展望。


8d525a0d98b84729ee43e144df357683.jpg


马克林教授指出,古代中国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成就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创新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同时中国的文化和思想也影响了世界文明演变和思想进阶。但从15世纪开始,世界范围内新航路的开辟使得新旧世界联系加强,世界贸易由此发端兴盛。随之而来的西方科学革命爆发,使之逐渐超越其他文明,东西方的主导优势发生变化。


“科学革命、工业革命为西方经济发展动力提供了强大的基础,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问题,例如剥削加重。”马克林教授说。尽管西方国家通过工业革命率先走上现代化道路,取得了主导权,然而不能因此将现代化与西方体系和制度“绑定”起来。


e970d6da1d641aeb2bda3e248c8a1d12.jpg


马克林教授认为,中国发展与西方强国的崛起有着巨大差异,“中国仍然具有重新统一和实现复兴的能力,并且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中国通过连续几十年的的自我改革和对外开放,发展出一条独立于西方模式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中国的崛起源于自身的努力和发展。马克林教授将中国崛起的因素总结为三点:中国人民的专注力、勤奋和认真态度;中国共产党把整个国家凝聚在一起,社会治理好且稳定;对外开放对中国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动力。他表示,中国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以及中国成为全球技术大国的发展过程,与中国的大国崛起相辅相成,这些发展经验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实质性的参考。


a945426722c32f79b670b6d33d621a0d.jpg


马克林教授观察到世界正在经历国际化进程的转变,以中国为基础的国际化和全球化正在加速发展。他说:“国际化本身的性质发生了转变,以西方为中心的国际化趋势正在衰退,未来将更多看到以中国为基础的国际化或者是全球化,处在一个上升的势头当中。”


“中国和美国在技术力量方面已经缩减了大幅的差距,中国成为全球的技术大国之一。”马克林教授在提及“一带一路”倡议时表示,该倡议对亚欧大陆国家联系非常重要,这为未来共同繁荣奠定了基础。“‘一带一路’带来新的发展方式,未来西方可能仍然是重要一极,但已不是主导时代的一方。”


马克林教授表示,中国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中国的崛起提供了强大的基础和后盾。“疫情给中国,包括整个世界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加之当下国际局势紧张加剧,黑天鹅事件频现,但是这些都不会改变整个历史格局的发展。中国的崛起会继续下去,世界也会向着多极化发展。多元文明正在日益显示出自身的影响力。”马克林教授呼吁中国坚定地走自强自主的发展道路,在与其他国家合作和双赢的基础上,共同促进世界的发展和进步。


33808fef809aa1675ea0791768da3ea7.jpg


在演讲最后,马克林教授动情地说,“我第一次来到中国是1964年,已经快60年了,我见证了这个国家一路走来发生的巨大变化,这种巨大的变化是毋庸置疑的,而中国与西方之间的实力平衡,以及全球的权力的平衡已经转移了很多,而且基本上是向中国倾斜。在我有生之年,我已经见到太多的变化,而且我相信这种变化会继续下去。”

责任编辑:黄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