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世界汉学家口述中文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史”拟对来自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拉丁美洲、阿拉伯语区、俄语区等五个主要语言和文化区域的代表性汉学家进行深入的口述访谈,通过汉学家亲历和在场的中文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经验,勾勒出汉学家所在国的汉学发展史,梳理出清晰的中文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轨迹。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50个国家、235人的口述史访谈。
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特推出“汉学家口述史”系列,以连续性的《汉学家说》短视频形式,对汉学家学术生涯进行整理回顾。今日推出“无法割舍的中国情结——汉学家萨安娜口述史(一)”。
萨安娜(Anna Ava Budura)
萨安娜(Anna Ava Budura)是罗马尼亚著名的汉学家、中国近代史学家。她先后在罗马尼亚外交部、驻华大使馆和罗共中央历史与社会政治研究所任职,主要从事与中国文化、历史有关的研究工作。
萨安娜被誉为罗马尼亚汉学之母,曾获“第十一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等重要奖项,同时也是罗马尼亚第一个全面研究中国茶文化的学者。自1950年来华留学,萨安娜先后就读于清华大学预科班、北京大学历史系,1956年起协助罗马尼亚驻华使馆开展各项工作。她在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中,出版了《神州》《一视同仁——中国的外交历史精神与根源》《中国——生活在历史的价值中》等多种专著,其中尤以《茶史》最为独特。
第一篇:中国情缘
1950年6月,中国总理周恩来致信罗马尼亚领导人,提出互换5名留学生到对方国家学习,同年11月15日,萨安娜与未来的丈夫罗明及另外三名同学无比兴奋地登上了开往中国的火车。火车从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出发,途经雅西、基辅、莫斯科、满洲里、哈尔滨,历时半月,终于抵达目的地——北京。在寒风中走下火车的留学生萨安娜或许尚未意识到,正是这次旅行,将他的一生与中国紧密联系在一起。
萨安娜、罗明等罗马尼亚留学生和他们的中文老师
很快,萨安娜等人来到清华大学报到,开始了在“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的学习生活。第一天晚上,学校就请了一位裁缝来到宿舍为萨安娜等量尺寸,做合身的衣服,在短短24小时之内,他们就穿上了暖和的冬衣。学校专门给他们设计了西餐食堂,为他们提供厚厚的棉被,还在屋子里放了炉子。无微不至的照顾,让萨安娜和同学们体验到了家的温暖。
萨安娜在上课
经过两年语言训练后,1952年,萨安娜正式进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她选修了中国通史、中国现代史、中国共产党史、世界近代史、亚洲史、马列主义、古汉语和汉语语法等课程,接触了邵循正、周一良、张芝联、邓广铭、齐思和等教授、学者以及许多中国同学,在她看来,历史系的老师们和蔼可亲、聪颖睿智,而她的中国同学则是“善良、无私、拥有伟大的理想、艰苦奋斗却不追求物质利益的一代人”。在大家热忱的鼓励与帮助下,萨安娜克服了学习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为成为历史学家和汉学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6年7月考试结束后,到了萨安娜与母校、老师同学分别的时刻。为了庆祝毕业,班里举行了大联欢,大家总结了4年的学习生活,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在文史楼前,大家和副校长兼系主任翦伯赞教授合了影。那天,萨安娜还带去一棵冷杉树苗,和同学一起把它种在校园当中,虽然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那棵冷杉没有保留下来,但萨安娜与母校老师和同学们的情谊却长存至今。
2024-12-24
2024-12-23
2024-12-20
202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