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井省三、潘世圣: 《鲁迅的都市漫游:东亚视域中的鲁迅言说》中译本序和译后记

来源:鲁迅研究动态

作者:藤井省三 潘世圣

2020-12-29

《鲁迅的都市漫游:东亚视域中的鲁迅言说》中译本序 


 『魯迅――東アジアを生きる文学』中文版/序


藤井省三


本书原为日本的学术出版社岩波书店所刊行,属该社教养启蒙系列丛书“岩波新书”中的一册。初版印刷两万册,售罄后继续以电子版形式出版发售至今。韩文版也已刊行面世,不久中文版也将荣幸出版,我想这都受惠于鲁迅文学已经成为东亚现代经典这一事实。 

现在,这本由日本鲁迅研究者为日本读者写作的小书有机会被译为中文,以供鲁迅的祖国的读者们阅读批评,我感到由衷喜悦。 

阅读和理解鲁迅文学,可以有若干不同的层面和文脉,譬如阅读者自身的阅读体验、鲁迅的个人史,或者是近代中国的文化社会史,乃至世界文学史等等。无论是中学生的出色的阅读感想文,还是文艺批评以至研究论文,都是在这某一个层面和脉络中进行深入广泛阅读的产物。在如何阅读和理解鲁迅这一点上,中国的文艺批评家以及现代文学研究者与日本的研究者大致相同,但也存在一些差异。 

以我个人而言,在四十多年的鲁迅研究中,一方面依托了十九世纪以来东京大学中文研究室所形成的考据学传统,以及二十世纪后半开始在东京大学盛行的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另一方面则吸收借鉴了中国学界的丰富而深厚的学术研究积累;最终摸索确立了自己的学术坐标,即在东亚文学史的文脉中阅读鲁迅。

1.jpg

我在多年前出版了《鲁迅<故乡>阅读史》一书,围绕着鲁迅如何创作《故乡》,而《故乡》在中国又如何为人们所阅读的问题,对《故乡》阅读史进行了探讨,并得出以下三个结论:


(一)鲁迅阅读了俄国作家契里珂夫(1864-1932)的短篇小说《省会》的日文译本,并模仿《省会》创作了《故乡》,描绘了苦恼的中年男性和快活的少年两种人物形象,表现了辛亥革命后弥漫于中国农村的绝望与希望。


(二)中国的《故乡》阅读因时代而不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三)鲁迅的模仿和创造以及中国“《故乡》阅读”的变迁,与中国的社会历史密切相关,通过《故乡》阅读史可以生动的把握现代中国的脉络。 


其后,我将研究重点转向“鲁迅与日本”这一领域,主要试图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四)在留日时代以及北京/上海时期,鲁迅通过阅读大量日文书籍这一路径,接触并学习了日本文学以及世界文学。


(五)1930年代之前,鲁迅及其小说/散文诗创作受到过夏目漱石、森鸥外、芥川龙之介等人的影响;而1940年代之后,日本方面的太宰治、松本清张、大江健三郎、寺山修司、村上春树等人则受到鲁迅的影响。


(六)日本作家模仿鲁迅所建构的文学史以及日本鲁迅文学阅读的变迁,也同样与日本社会的历史紧密相关,通过日本的《故乡》阅读史也可以切实地把握现代日本历史的流动轨迹。 


在研究成果(一)至(六)项的基础上,笔者预判鲁迅在中日间的这样一种形态,推而广之应该也是存在于东亚地区的一种文学现象。于是我召集北起韩国南到新加坡,再加上美国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开始展开专题合作研究,先后进行了《20世纪东亚文学史中的村上春树》、《东亚的鲁迅“阿Q”形象系谱》、《现代东亚文学史国际共同研究》等三项国际合作研究,历时达12年之久。 


本书就是笔者上述鲁迅阅读和研究的集成。笔者的视点和方法与中国读者的鲁迅阅读究竟有哪些相似又有何等不同呢?——不知道会不会有读者带着这些问题来阅读本书。笔者由衷期待读者们的指教和批评。 本书的译者潘世圣教授多年来从比较文学的视角出发研究鲁迅,发表了很多出色的论著。笔者谨借此机会衷心感谢潘教授在繁忙中为本书的翻译费心劳神。 


 

 2019年9月1日,南京大学平仓巷宿舍,藤井省三

                  (潘世圣译)


微信图片_20200727105912.jpg

藤井省三教授


《鲁迅的都市漫游:东亚视域中的鲁迅言说》译后记


 潘世圣


本书的日文原著『魯迅――東アジアを生きる文学』(2011),系岩波书店于1938年创刊的文库本“岩波新书”之第1299册(种)。作者藤井省三,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攻读研究生期间曾作为中日恢复邦交后第一批中国政府奖学金学生赴复旦大学留学,结束学业后历任东京大学助教、樱美林大学副教授、东京大学副教授、教授,现为名古屋外国语大学特任教授,专攻中国现代文学及鲁迅研究等,有著述多种,其中不少被译为中文出版或发表,在中国学界亦有较大影响。

本书译成中文后字数不过十万稍多,算是一本中小型的鲁迅评传。尽管书的篇幅规模不大,但在资料文献的使用和呈现,视角、方法及整体框架的筑构,有关鲁迅及其文学的认知和阐释等方面,都有独特的理解和发现,定会给予读者新鲜的刺激和启发。对原著作者而言,其鲁迅研究乃是一种职业性的外国文学研究,理所当然的,其研究对象的母国——中国的鲁迅研究,无论是庞大的资料文献,还是看家领域的诸多研究积累,对作者的支撑和牵引自不待言。但同时,本书又绝非鲁迅的“母国”之鲁迅言说的单纯复述和代言。阅读体验和思考言说的个体性、个体体验的多样性、知识创造活动的创新欲望等诸种因素,无不体现在本书叙事论述的始终。对于作者的某些叙述或判断,读者或许有不同的理解,但透过全书的言说脉络,分明可以感受到蕴含于字里行间的对鲁迅的敬重,以及通过鲁迅照射个人与民族、透视传统与近代、考察东亚文化及近代化主题的努力。

鲁迅的东亚都市“遍历”——南京、东京、仙台、北京、上海,是作者鲁迅传记叙事中显示时空坐标的中心视角,同时也是鲁迅终生在都市空间中辗转移动,不断探索创构文学和文化空间的关键词。作者以跨文化跨国家的视点,关注20世纪初叶东亚国家注目欧美新潮、孜孜以求建设近代国民国家的大时代背景与鲁迅个人实践的内在一致性,把握鲁迅的文学实践与现代中国时代母题的契合。出自文学又超越文学,从鲁迅的文学实践透视近现代中国的历史进程,本书的这一处理视角显然是独到而有效的。本书的另一个重要视角——鲁迅的日本乃至东亚受容,既是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实践操作,也是东亚都市遍历视角的深化和拓展。近代东亚的历史使命导引了东亚的精神、思想和文化的流动方向,鲁迅的文学实践一直都是这个潮流中最活跃最有区域性影响的部分。鲁迅文学成为东亚“现代经典”的逻辑根据便在这里。明确表述和呈现这一“事实”,无疑是本书的一个贡献,这些探索再一次证明了从域外看中国、从域外发现“鲁迅”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书中的个案叙事也或有独到发现,或有思考思想探索,给译者留下深刻印象。“鲁迅体验谈”披露作者少年时代如何被《故乡》拨动心弦,在成长成熟之中却不得不去面对“故乡丧失”的寂寞哀愁,呈现了跨文化背景下读者接近鲁迅文学的共振点;《故乡》对俄国契里珂夫《省会》的创造性模仿之省察,提示我们文学研究中对历史场域的把握不可或缺,忽视思想发生的“互文性”,肆意强制阐释文本的结果往往背离科学和学术;《彷徨》“赎罪”主题以及近代性省察的论述,从日常生活体验和哲学层面重读作品,很有耐人寻味之感;在日本及东亚的鲁迅译介受容部分,作者呈示了许多新鲜资料,如岩波版《鲁迅选集》及其主要编译者佐藤春夫在东亚鲁迅传播史上的重要地位,展示了战前东亚鲁迅传播中日本“线路”的样态,其中的细节资料尤其值得关注;对竹内好之鲁迅研究的反思也令人深思,“竹内鲁迅”的独特言说依托着特殊的时代情境,其中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因素以及作者的内在理路,需要慎重梳理鉴别和长时段的历史考量;而韩国及台湾的鲁迅接受与日本的诸种关联、以及竹内好的鲁迅文学日文翻译问题,也由作者首次提及,而这些问题显然都有继续进行思考探索的空间。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作为从事鲁迅研究以及中日比较文学研究的同行,译者曾拜读过藤井教授的许多著述,所受教益颇多。现在回想起来,第一次见到藤井教授确乎是差不多近30年前的某个冬日的下午。按照丸山昇教授在信中指示的时间和地点,译者从当时供职的北京五道口某学院来到藤井教授下榻的北大勺园宾馆,见到了这位白皙净朗的日本学者,还有他的一双可爱儿女。想不到30年后,因为新星出版社姜淮先生的邀约,有了现在这样一个事实的发生,令人慨叹人生流转不可思议,更为这受惠于“鲁迅”的缘分而深感喜悦。只是,翻译一事从不会有所谓完美,本书自然也难为例外,谨请方家识者不吝批评指正。

最后,还要感谢责任编辑白华昭小姐的辛勤工作,她的认真细致执着还有专业给译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是为记。




2019.7.15、8.28  于日本九州

 原刊登于《现代中文学刊》2019.5


2.jpg

潘世圣教授

责任编辑:罗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