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巴斯蒂安·皮尔灵(右)在2019故事驱动大会上
在德国,一种书卖出3万册是畅销书,卖出30万册就进入超级畅销书行列了。而“三体”系列自2016年10月在德国出版第一部以来总销量(包括纸质书、电子书、有声书)已接近20万册。第3部今年4月刚问世,其口碑效应还将持续发酵,成为超级畅销书指日可待。
“三体”系列自2015年在英美国家掀起中国科幻热潮(相关链接:2016年7月15日《中国科幻作品如何打开世界之门?》)以来,又成为德国家喻户晓的热销读物。从发现“宝贝”到红遍德国,这家德国出版社是如何做的?未来还有哪些出版计划?记者近日采访了出版“三体”系列德文版的海纳出版社(Heyne)科幻及玄幻文学编辑塞巴斯蒂安·皮尔灵(Sebastian Pirling),分享了他的出版经验。
“出版界的一颗新星”
皮尔灵说,2014年底“三体”第一部英文版在美国出版,次年8月获得雨果奖,《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媒体都进行了重点报道,《纽约时报》还发表评论称:中国的科幻作品打开了美国的大门,得到了推崇。他突然意识到“出版界的一颗新星出现了”。恰巧在2015年法兰克福书展上,一位西班牙的同事告诉他准备出版西语版《三体》,皮尔灵立刻决定联系版权方出版这套书。
皮尔灵表示,在竞标《三体》德文版版权时,海纳出版社遇到另一家德国出版社的挑战,但他们“有更好的竞标方案和出版策划方案”,最终胜出。虽然当时英文版上市刚1年就卖出10万册,大获成功,但译介到德国,读者会不会买账?他心里也没底,这将是德国市场上第一本中国科幻小说。皮尔灵开始了这段与中国科幻小说的冒险之旅。现在回想起来,尽管相信“出版刘慈欣作品会成功”,但他没想到“会如此成功,有这么广泛的影响力”。
直接从中文翻译“避免对原文本误读”
签订版权协议后,下一步是找译者。皮尔灵表示,其他的欧洲出版社都是从英文版翻译《三体》,他们决定直接从中文版翻译,尽管要花更多时间。这样做是因为,多年前一些非常有名的文学评论家曾批评过从英文翻译的村上春树的作品与原文有出入。“我们希望避免这种误读”,他表示,“‘三体’德文版的成功证明我们是对的”。
德国本土并没有太多文学译者,好的译者大家都在争抢。他们费尽周折找到翻译莫言、龙应台等中国作家作品的著名翻译家郝慕天(Martina Hasse)来翻译《三体》。因为翻译难度较大,又请到另一位翻译家白嘉琳(Karin Betz)翻译该系列另两部作品。2017年6月,德国最具影响力的科幻大奖——库尔德·拉西茨奖(Kurd-La witz-Preis)将最佳翻译长篇奖授予《三体》德文版,郝慕天荣获最佳译者奖。
皮尔灵表示,获奖对这部作品的成功帮助很大。同时,德国读者一直在推荐刘慈欣,媒体也赞叹他作品中思想的独特性和宏大视野。“他引领读者到达空间和时间的边缘,还对人性提出了质疑”,这是吸引德国读者的最大亮点。
在翻译过程中,他们特意保留了刘慈欣的行文特色,如一些隐喻、成语以及简洁直白的科幻风格,在附录部分做了注释,采用中文人名直译法(姓在前)并增加了对话中说话者的身份,希望德国读者有一种流畅的阅读感并被它所吸引,进而理解中国的文化。
2018年10月,借出版“三体”第2部之机,德方邀请刘慈欣赴法兰克福书展,参加了几场公开采访和小组讨论活动。皮尔灵说,他记得有一场活动是与德国媒体记者、科幻小说作家兼书评人迪特玛·达思(Dietmar Dath)一起讨论黑格尔的哲学思想、人类的未来及其与技术的关系。现场有200多位非常振奋的观众。“这些融合科幻思想和哲学意义的活动,让德国读者的兴趣超越了那些只关注太空和机器人的纯类型小说的界限。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也是海纳出版社一直以来的追求——努力推出更丰富多样的科幻小说。”
“中国科幻小说的大门刚刚打开”
皮尔灵表示,今年10月他们还将出版陈楸帆的《荒潮》,此外,将出版宝树为“三体”系列写的续集《时间的赎回》(The Redemption of time),以及“三体”英文版译者刘宇昆编辑的短篇故事集《碎星星》(Broken Stars), 夏笳、顾适、王侃瑜等中国科幻作家的作品也在计划中。他说,期待看到更多的中国作家在德国出版作品,希望刘慈欣的成功帮助中国更多写科幻小说的年轻新作者打开世界大门。
他认为,现在还处于发现更多中国文学作品的最初阶段,大多只限于学术层面。为此一回到德国他就会找一个教中文的培训班学习中文,希望许多同事也和他一起学中文,这样就可以对中国文学有更广泛、更迅捷、更细微的了解。
皮尔灵表示,他寻找的作者要有三方面的特质,一是作品有原创性,即与过去五六十年间西方传统的科幻小说不同,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观点和讲故事的方法。二是成功的作家,像陈楸帆和郝景芳这样的作家他很感兴趣,因为他们在中国有很多的读者。三是对西方读者有吸引力的作品。不是所有的文字都是国外读者感兴趣或者相关联的,要让国外读者理解作者想讲述的这个故事的背景、问题和动机。
同时他也推介了两位值得中国读者关注的德国作者,一位是奥格尔(T. S. Orgel),其作品《地球》(Terra)讲述在从火星到月球的太空货船上,一个混血男孩发现一个集装箱里有一颗炸弹,炸弹正径直向地球飞去。他和妹妹能否制止这场灾难?另一位是詹斯·卢巴德(Jens Lubbadeh),其作品《输血》(Transfusion)讲述的是在制药公司工作的一位科学家希望拯救被大型制药公司伤害的孩子的性命。
“希望看到中国历史类小说及侦探小说”
皮尔灵表示,他喜欢读漫画书,当心中有疑问时,会拿起一本散文集。工作之外他会读一些哲理性散文、传记、当代小说以及不同时代的诗歌。“德国读者对与中国历史有关的小说、非虚构类图书感兴趣,主要是近几十年以来出版的,讲述在中国大城市和乡村等各种环境里生存状况的作品。”他表示,还希望看到更多中国的侦探小说在德国出版。
2017年,皮尔灵自己创作的科幻小说《禁止回忆的星球》(The Planet of Forbidden Memories)出版,他凭此书获得了C.S.刘易斯奖。这段经历让他体会到作家写作的不易,作者要讲好一个故事,要塑造出成功的人物形象,作品还要富有诗意的形象,因此他对作者的尊重也更强烈了。但“写作就像吃糖果,一旦开始,就停不下来”。他表示准备为自己的小说写一个英文样章,销售外语版权。
皮尔灵认为,如今科幻文学在全球获得瞩目和关注,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全球流行文化中渗透了各种各样的未来主义修辞和主题。比如人工智能、超级英雄、技术灾难或者网络空间的概念无处不在,关于未来的故事也俯拾即是。二是我们身边的大部分技术却在逐渐“远离”我们:我们都有智能手机,却不会修理。我们不了解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只会使用它们——这有一种接近虚构的感觉。对于出版的未来,他认为,在数字时代,各种版本将共存,讲故事还会继续。对出版人而言,需要与故事讲述者建立更直接的关系,以更灵活的方式出版。
2024-11-15
2024-11-14
2024-11-13
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