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夏智:让中国文学穿越国界

来源:文学报

作者:花萌

2017-08-14

柯夏智

  近年来中国文学的国际传播取得了不菲成绩,经典作品和当代作品都在加快译介速度,然而要成功实现中国文学的世界性阅读,不是一个简单的翻译问题,需综合考虑译者、受众、出版和市场等多种因素。近期,笔者在美国访学期间采访了中国诗歌的重要英译者之一柯夏智(Lucas Klein)。

  柯夏智目前是香港大学中文学院助理教授,曾参与翻译诗人北岛、西川的作品在美国出版,目前正在从事晚唐诗人李商隐以及当代诗人芒克的翻译工作。他从事中国诗歌英译多年,对中国文学海外译介问题有着丰富的切身体验和独到的见解,在柯夏智看来,目前像自己一样从事中国文学翻译的人并不少。随着中国软实力和国际传播能力的增强,越来越多有才华且具优秀双语能力的人愿意主动投入到翻译事业中来。然而,译作出版后海外认可度不高,译者无法获得事业成就感,以及文学翻译的低廉报酬让很多踌躇满志于中国文学翻译的人才望而却步,这或许是当下如何组建起一支强有力的中国文学译员队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柯夏智希望自己的译作能获各类读者的喜爱,他认为,“对译本来说,无受众不成功”。然而,在承认译介受众重要性的同时,他更主张“不能把译入语国家受众的审美标准形而上学化,即把特殊的东西看作普遍的东西”。在具体选材实践中,一方面,他会把诗人的兴趣和诗歌读者的反馈考虑在内;另一方面,他只会选择自己喜爱的作品,坚信在英语国家一定有与自己相近阅读品味的读者。在翻译实践中,他表示会忠于原文,对任何一处的改动都极为慎重。

  谈到译本类型方面,究竟是使用节译本、选译本还是全译本?他主张:“不能一概而论,而要看在不同语境下的翻译目的为何。”以《西游记》为例,从塞缪尔片段的节译本《金角龙王,皇帝游地府》到詹姆斯·韦尔短篇幅选译的《中国的仙境》,到蒂莫西·理查德长篇幅选译的《圣僧天国之行》,再到最后韦利提供的全译本《猴王》,这段翻译史告示后人,不同译者立足于不同的历史语境,承载不同的翻译目的,使原作的再现呈现差异性与多样性。当前语境下,柯夏智主张需形成以全译本为主体,其他多重版本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柯夏智对译者之间合作并不陌生,许多作品在对外译介时也会采取流行的中英译者合作模式。诚然,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译者聚集在一起,共同商讨、查检文本翻译中的种种问题,会全方位地提升译作质量。但他也指出了一些问题:“很多英语本土译者在就一些文本的不确定点提出问题时,不是很尊重中方合作者。这种做法所带来的结果可想而知。译本中出现了对原文的严重曲解。”

  有时候,译者和编辑之间也会就某个问题出现意见不一致的情况。对此,柯夏智表现得非常乐观与积极。“在文本翻译和修改中,我会充分尊重编辑的意见。我不认为这会破坏工作关系或者影响翻译质量。编辑修改我的译本,不仅提升了作品的市场竞争力,更重要的是,我的翻译和写作能力在同步提升,变得更加优秀了。”当然在双方实在无法达成共识的情况下,译者享有在出版前对译文的最后审批权,以确保出版的书籍不会因为误译而付出更高昂的代价。

  中国作家作品向外译介过程中往往发现,译作在市场上的表现许多时候并非由作品本身翻译质量决定,一方面,英美图书市场一向对译作有偏见,3%的翻译作品出版占比实在太少。另一方面,作家对图书推广并不占有优势,华裔作家里像哈金、李翊云等可以频繁出现在当地的电视节目和杂志访谈中,而大部分华语作家受制于自身的英语水平、地理的不便利性和高额的项目成本,不太可能有这样自我推广机会,这大大影响了读者对作家和作品的认知度。

  诚然,还是有一部分文学作品是以其他形式获得推广而热门的,比如柯夏智提到1980年话剧《茶馆》在巴黎轰动一时的公演成就了其法译本的出版。同样,张艺谋电影的前期铺垫也为莫言作品被海外接受立下了汗马功劳。在类型文学领域,中国的科幻文学作品也因频频获奖,在欧美形成了口碑。柯夏智说:“《三体》在美国市场表现不俗,吸引了大批科幻小说迷,这批读者先前对中国文学兴趣并不大,不过未来或许部分人会加入中国文学的固定阅读群。”对于一部分本身质量堪忧的作品被译介到国外,他还认为:“这不但有损中国文学的海外整体形象,更糟糕的是流失掉本就数量有限的实际受众,再加上后期读者间的口碑相传,后果不堪设想。”

  对于中国文学今后的译介之路,柯夏智建议可以深入研究那些非英语文学作品在英美文学市场上受到关注的案例,比如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拉美文学浪潮。此外,也可以研究一些突破型作家和作品的成功案例,比如日本的村上春树。中国同样需要如此一个在全世界都具有至高话语权的作家。如此,中国文学的国际影响力也将从点到面,更多元而深入地被全球所阅读和熟悉。


责任编辑:余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