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内地影市第11周(3月7日-3月13日),根据电影局专资办数据,本周总票房10.98亿元,排场135万场,观影人次达3173万人。第一周三天仅收1.55亿的《疯狂动物城》凭借口碑效应在第二周5.77亿逆袭冠军宝座,单3月12日一天便吸金1.66亿,超越了《功夫熊猫3》不久前刚刚创造的内地动画电影单日票房纪录,总票房已累计7.34亿;《叶问3》退居亚军,2.58亿,累计票房7.3亿;新片《神战:权力之眼》累计1.29亿;新片《爱情麻辣烫之情定终身》报收1551万;次周的《谍影特工》入账1182万,累计票房2575万。
业内说:《疯狂动物城》口碑出乎意料
很多观众选择去电影院二刷、三刷《疯狂动物城》,在上映第二周实现排片率反超,原因是什么?影院实地的排片率、上座率如何?
还是得益于口碑,不是一般的好,基本上没有差评,口碑传播出奇的快,完全超出我们的意料,因为最初上映时,我们都是把它当做普通3D动画电影来排的,夹在《叶问3》、《神战》中间,而这后面这两部影片虽然看上去都是大片,但都没有《疯狂动物城》这么出彩,上一次有动画片这么受追捧的零差评还是去年的《大圣归来》。
刚上映时排片30%,上座率40%,随着口碑爆发,观影需求增长,上周周初排片已经增长到50%-60%,现在接近70%,上座率也差不多70%到80%。这个热度应该会一直到3月18日《荒野猎人》上映时,预计10亿票房应该没有问题。
(口述:富伟建,百老汇电影中心经理)
成熟动画工业是远期目标
《疯狂动物城》的成功,对于国产动画创作有哪些借鉴意义?
会有借鉴意义,但近期比较难。当一个目标太优秀时,很难马上被基础动画片的创作者去借鉴,就好像我现在如果去练习武术,肯定不能一开始就把目标定为李小龙,而是先想办法把自己的肌肉全练起来,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近来网上人气很高的树懒闪电办事员,要是没有扎实的生物学知识,根本没办法创作出这样一个形象。说白了,其实是对相关生物学知识掌握程度的考验。在中国电影作品里会有吗?很难。所以,《疯狂动物城》应该是我们的远期目标,而不是近期的。至于近期目标里我倒认为,像《哆啦A梦》、《名侦探柯南》这些更适合,这些片子比较规规矩矩,是新古典电影模式,剧情完整,结构严谨,人物性格突出,没有特别深的社会意义,更容易学习,上完了这堂后再去上更高级的课。
而在技术层面,中国动画电影如今已经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有越来越多内地动画工作室或者公司在帮着国外动画公司代工,很像是富士康给苹果代工。生产线和工人都行,但你没有创意没有设计,那你就永远只能是代工的状态。毕竟动画片的投入和要求很高,门槛比真人电影要高得多,但投入产出比又会低很多,风险比较大,所以,很多投资人会觉得那么何必还去冒这个险呢!既然中国电影市场那么好,喜剧片类型那么火,找几个喜剧明星来,我就不需要解决那么多技术上很难解决的难题,也可以赚到钱,这种投机的心理还是不少的。
所以,其实说到底还是别着急慢慢来,市场会成熟,观众会成长,文化会发育,到那个时候才能真正形成一个工业。现在还是半工业半手工业的状态。
(口述:左衡,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室副主任)
动画电影不会是消费主流
北美电影市场每年都至少会有1-2部动画电影入围年度票房榜前十,但在内地电影市场,即使动画电影口碑再好,其票房也远远不如真人电影,为什么?
目前来看,首先有两个差异是主因。一是地域文化差造成的隔膜,比如英文名是动物乌托邦,直译过来玩文字游戏也会非常有意思,但这个在西方地域文化里很熟悉的概念,很多中国普通观众没有办法去理解,这个梗就瞎了。还有片子中,涉及动物性别、身份、阶层等等所造成的笑料和矛盾,都是有所影射的,中国观众也看不懂。就好像西方观众在看《西游记》时很难理解,为什么道教和佛教会斗得这么厉害,其实就是在影射明朝时期,道教和佛教激烈的政治斗争。这个片子的好处就只能是懂这些话题的中国观众,才能欣赏。
第二,是文化差别带来的观影乐趣,你会在电影里看到正好挠到你知识痒处的点,高知识阶层和普通大众的理解又会不一样,毕竟影片中的头脑风暴都是黑洞一级的。这两个差别导致了这部影片的票房并不理想。
(口述:左衡,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室副主任)
2024-11-13
2024-11-12
2024-11-11
2024-11-08